持續改善環境質量,因地制宜推動北方地區清潔取暖
發布時間:2021/4/26 9:29:50
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3月11日表決通過了關于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的決議,決定批準這個規劃綱要。
綱要共分為19篇:“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”“堅持創新驅動發展 全面塑造發展新優勢”“加快發展現代產業體系 鞏固壯大實體經濟根基”“形成強大國內市場 構建新發展格局”“加快數字化發展 建設數字中國”“全面深化改革 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”“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”“完善新型城鎮化戰略 提升城鎮化發展質量”“優化區域經濟布局 促進區域協調發展”“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 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”“推動綠色發展 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”“實行高水平對外開放 開拓合作共贏新局面”“提升國民素質 促進人的全面發展”“增進民生福祉 提升共建共治共享水平”“統籌發展和安全 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”“加快國防和軍隊現代化 實現富國和強軍相統一”“加強社會主義民主法治建設 健全黨和國家監督制度”“堅持‘一國兩制’ 推進祖國統一”“加強規劃實施保障”。
持續改善環境質量:深入開展污染防治行動
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,建立健全環境治理體系,推進精準、科學、依法、系統治污,協同推進減污降碳,不斷改善空氣、水環境質量,有效管控土壤污染風險。
堅持源頭防治、綜合施策,強化多污染物協同控制和區域協同治理。加強城市大氣質量達標管理,推進細顆粒物(PM2.5)和臭氧(O3)協同控制,地級及以上城市PM2.5濃度下降10%,有效遏制O3濃度增長趨勢,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氣。持續改善京津冀及周邊地區、汾渭平原、長三角地區空氣質量,因地制宜推動北方地區清潔取暖、工業窯爐治理、非電行業超低排放改造,加快揮發性有機物排放綜合整治,氮氧化物和揮發性有機物排放總量分別下降10%以上。完善水污染防治流域協同機制,加強重點流域、重點湖泊、城市水體和近岸海域綜合治理,推進美麗河湖保護與建設,化學需氧量和氨氮排放總量分別下降8%,基本消除劣Ⅴ類國控斷面和城市黑臭水體。開展城市飲用水水源地規范化建設,推進重點流域重污染企業搬遷改造。推進受污染耕地和建設用地管控修復,實施水土環境風險協同防控。加強塑料污染全鏈條防治。加強環境噪聲污染治理。重視新污染物治理。
分享到: |